口腔文化网 人物 冯智强:明医理,明人心,明人情︱牙医纪事

冯智强:明医理,明人心,明人情︱牙医纪事

广告位

本期人物:冯智强

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技术院长、主任医师。

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口腔系,2006年硕士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2009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会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协作组会员,从医30多年来,长期从事口腔临床,具有扎实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进行了口腔种植专项研修,擅长处理和解决较为复杂的口腔种植案例;擅长领域: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微创种植、ALL-ON-4种植、无牙颌全口种植、NOBEL穿颧种植、即刻负重种植等复杂口腔种植。

导读:

他曾经是一名军医,19年的军旅生涯,却很少有人知晓!

他曾经在上海九院攻读口腔医学博士,放弃了在上海九院工作的机会,在三年读博期间经历了不一样的蜕变!

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急患者之所急,攻坚克难完成一个个口腔种植疑难杂症!

他就是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副院长、种植科主任医师冯智强博士。

在广州,每当人们提起他在种植牙技术和口腔外科上的造诣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数起大拇指!

文〡肖金

患者说:我信他,冯博士的医术真“神”

那年的7月27日下午,冯智强博士连续参加了三台手术,最后那台手术的患者叫张娟(阿娟),是位47岁的女士,特别怕打针,在嘴巴里打针更是不要提了。阿娟本来已经在另一家医院交了费用,听说冯智强博士技术好,人也好,就跑到暨大穗华口腔医院,短暂交流后,阿娟竟然同意当天下午就接受包括口腔注射在内的治疗。术后,阿娟不住地称赞冯智强医术真神。她说自己以前看到打针都吓个半死,尤其是怕血,还晕血呢,当天手术后,自己就做好晚上会很痛的思想准备,特地向护士要了些止痛药,结果一晚上睡得很好。阿娟说:“冯智强真神,以前只是听说。本来我在其他医院的手术都安排好了,看到医生准备麻醉的针管,还是被吓跑了。冯博士不光技术好,还很会安慰患者,他居然会在手术时给我讲故事,不知不觉中手术就做完了,甚至连我手术后可能产生疼痛的时间都掌握得这么好!”

图:冯智强教授手术中

访谈期间,笔者还遇到75岁的患者林伯。林伯几年前患了牙龈癌,放射治疗时又发现骨髓炎,后来下颌骨的一侧被切除。这相当于去掉了下巴一半的骨骼组织,活动假牙都没有办法戴。老人常年只能喝流食,身体非常瘦弱,家人先后到多家知名口腔医院求医,都因为手术难度大,风险极高而放弃。

林伯告诉冯智强博士,自己连老伴煲在汤里面的花生米都无法咬烂,只能看着别人吃好的。平常日子里,林伯多数是喝些米汤和稀饭,菜需要老伴煮烂捣碎才能吃。对林伯来说,大鱼大肉早就成了奢望,日子过得很无趣。冯智强仔细分析了牙片,感觉林伯牙床骨的条件还有种植希望。种植方案最终敲定,冯智强博士通过植入3颗种植牙的修复方式重建了林伯的全口牙齿,同时也达到降低治疗风险节省费用的目的。

图:和患者交流种植过程

林伯还在最短时间内戴上临时牙,恢复咀嚼功能。冯智强博士解释说,林伯的情况比较适合接受这种即刻种植即刻戴牙的方法,能有效地避免传统种植带来的等待时间长的缺点。当天晚上,冯智强接到林伯的电话,说自己5年来第一次用牙咀嚼东西吃!林伯还赞赏冯医生技术好,表示自己就是信他,今后一定配合他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林伯在冯智强博士的患者中,其实并不算难度高的,像下颌面、下巴粉碎性骨折这类手术,冯博士已经做过很多例。

医生说:我们服他,他心里时刻装着别人

认识冯智强博士的人都说他技术好,人很“实在”。他知道这个“实在”的意思就是说他有些“傻”。不过,冯智强不仅不在意,还饶有兴趣地讲起自己发“傻”的故事。

那是2011年,还在兰州军区空军总医院工作的他已经服役19个年头,成为了科室主任,是部队医院重点培养对象。而且,再等一年他就可以躺着拿一份工资,(当年部队规定满服役期20年可以自主择业)。已经是团职的冯智强放弃了这一唾手可得的好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部队对我不薄,我不能只想着沾部队的光。这件事,让不少战友都说他真是太“傻”了。

图:接受广东卫健委“十大风尚人物表彰”

更“傻”的还在后面。2014年从兰州到广州某三甲医院工作不久,遇到一位来自湖南的患者因车祸颌面骨粉碎性骨折,作为主治医生的冯智强检查后认为可以用一块钢板对颌面进行支撑。他告诉患者家人这样省钱,而且效果不比两块钢板差,毕竟两块钢板要多花费两三千元。结果患者家人以肇事方出资为由,要求冯智强用两块钢板,还说告诉他不要考虑钱的事。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第三天早上,护士告诉冯智强,因为手术太成功,患者凌晨跑路了,治疗费用要从冯医生工资中扣除。冯智强博士只好自认倒霉,但也没有说什么。这不算完,还有更“傻”的事。同年8月,一位外籍人士下颌骨需要治疗,多家医院都因为手术难度大、费用高不愿意收治。后来,他慕名找到冯智强博士,希望给予帮助。冯智强看着带着翻译的老外,对护士说,先治疗再说。正式手术前,护士劝他让患者先交费再手术,那翻译拍着胸脯说,钱,没有问题,手术完马上打款过来。结果,第二天查房才知道对方又跑路了!

接连发生这样的事,让冯智强非常生气——患者怎么能这样对待救死扶伤的医生呢?后来,他想明白了,也许这些人有这样或那样的难处吧。他没有把气生在患者身上,反而琢磨着是不是治疗技术更精湛些,让治疗费用低一些再低一些,患者就不会逃费了。

他就是这样,凡事总是为别人考虑!

冯智强说:“儒乃达儒,医做明医”

在亲朋、同事和患者眼中,冯智强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股学者风范。同时,他的温润尔雅,谦虚好学也人所尽知。冯智强常说:“儒乃达儒,医是明医”。他觉得做医生一定要明明白白为患者看病,做懂患者需求的医生,而不是一味追求自己成为名医。行医就要明医理,明人心,明人情。

图:冯智强教授座右铭

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08年8月,冯智强在上海九院攻读博士,恰逢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别人都在兴奋地看比赛,他却一边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一边还有忙着照顾患病的母亲。

冯智强当时的导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口腔外科专家,对身为军人的他来说既是认可更是鞭策。提起那段经历,冯智强用一个字来形容——苦!“比高考时还要苦,每晚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那段时间,他经常订好闹钟,一早就爬起来研读外文资料。白天在上海九院管理临床患者,晚上撰写论文,每月还要阅读两千多篇外文书籍。他打趣地说:“读博士真的很辛苦,念得头发泛白,脸现老态;但咱是军人,不能打败仗!”。

冯智强说,从事口腔专业之初,自己就坚持决不做一个将就的口腔医生,要做就做让患者放心的医者,绝不能拿患者去冒险是他从医的信条和追求。

与台北大学医院院长合影

与作者合影

“你负责相信我,我负责治病”。作为一位医术精湛、得到患者盛誉的口腔医生,冯智强在访谈中讲得最多的却是以前走“麦城”的经历。他说,多年前曾有一次拨牙失败的经历,虽然是唯一的一次,却让他记忆犹新。患者的舌侧骨壁非常薄,一用力就塌陷进去了,他遇到了最难拔的“阻生牙”,越急越找不到。后来才知道患者是去过许多大医院都失败了才找到他。冯智强约患者随后再来复诊,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在试验室寻找处理这种复杂“阻生牙”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掌握了一套处理疑难“阻生牙”拨牙法,完成了拔牙术,并利用这一技术帮更多人完成拔牙,以致国外的患者都慕名前来就医。

冯智强说:“失败的经历总能让人成长。”正是以前在部队医院的经历,让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一直很感激在部队时的技术锻炼和意志力的锻炼。”

图:与钟南山儿子钟德惟一起被表彰时合影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来自深圳的21岁女孩阿缘,先天性恒牙缺失,又没有乳牙,活动假牙也做不了,牙齿像米粒不好看,导致多次相亲失败。家庭条件优越的阿缘在广州深圳遍寻名医也没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最终是冯智强帮她完成了种植,一家人提到冯博士都很感谢。

冯智强回应说,我不敢说自己种植牙技术在广州或者在全国有多厉害,但我敢说自己的种植牙手术绝对是最用心的,给阿缘制定的种植牙方案也是适合她的。

的确,现实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名医,只缺“明医”。冯智强博士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更知道患者需要什么,他总是默默地为患者付出着,追求着。

作者:肖金

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党支部书记、新闻主任,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常务委员;曾在解放军、武警部队医院负责宣传工作,两次获全军好新闻奖;曾被《健康时报》等报刊评为优秀特约记者、通讯员,策划推出多项报道与公益活动。声明: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