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行业观察 长三角医疗巨头们的“口腔生意” | 行业观察 

长三角医疗巨头们的“口腔生意” | 行业观察 

广告位

文 | 《口腔观察》丹贝

导 读

六家来自长三角的医疗巨头涉足“口腔”领域,这得以让我们窥视长三角医疗巨头们“潜藏”或走向前台的“口腔生意”图谱。

01 一份引人瞩目的榜单

近日,一份“长三角生物医药新质领航榜单”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份由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研究中心与全国生物医药企业平台、医耘科技共同发起,下设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医疗三大类评选。该榜单旨在树立行业标杆,激励企业创新,打造产业集群,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打响G60科创走廊品牌。

《口腔观察》根据该榜单梳理,包括复星医药、国药控股、美亚光电、联影医疗、诺一迈尔、登特菲医疗六家品牌企业涉足“口腔医疗”领域,这得以让我们窥视长三角医疗巨头们潜藏背后或走向前台的“口腔生意”图谱。

榜单显示,这六家涉足口腔领域的上榜品牌企业:国药控股、复星医药荣膺长三角生物产业领袖TOP10 。

美亚光电、联影医疗荣膺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领袖TOP10。

诺一迈尔、登特菲医疗荣膺长三角数字医疗创新领航TOP20。

02巨头们的“口腔生意”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上榜巨头们的口腔生意。

国药控股

国药控股下辖110余家子公司,位列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24位。2023年,国药控股实现业务收入5966亿元人民币。

国药控股旗下国药控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其业务和经销产品口腔类就包括3M齿科修复产品、3M Bioclear 充填技术。而3M系较早进入中国的外商独资企业之一,其牙科与矫正产品在中国市场具有很大的渗透率。

复星医药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复星医药的口腔产业版图是什么呢?业界熟知的复锐齿科,自2002年创立(其前身为复星牙科),隶属于复锐医疗,作为复锐医疗集团旗下的核心成员,始终专注于引进国际顶尖的牙科医疗器械与提供卓越的技术服务。凭借引进领先的牙科器械与专业技术的双重优势,其业务已全面覆盖全国的牙科诊所及技工所,成为中国牙科医疗器械营销领域的佼佼者。作为专业代理众多进口牙科器械品牌的先锋,成为率先将先进的口腔数字化系统引入中国的领军企业,并致力于推动中国口腔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与国际化接轨。其产品及决方案包括临床产品及解决方案、技工产品及解决方案、数字化解决方案。而复锐医疗的背后正是复星医药集团。是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的大医美核心平台。

美亚光电

在中国口腔界家喻户晓的美亚光电,其自主研发的美亚口腔CBCT一直领跑口腔CBCT全国销量冠军之位。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装机超20000台。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3年,2012年A股上市,是一家专注于光电智能识别装备研发制造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深度聚焦食品安全、医疗健康、再生资源等三大板块,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有色选机、X光异物检测机、口腔CBCT、移动CT、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

美亚光电以独有的气派闯进口腔医疗赛道。10多年前中国第一台三维数字化口腔CT在安徽合肥美亚光电研制成功,从此一路攻城略地,坐上国产口腔CBCT头把交椅,在中国的口腔史上“挥毫泼墨”、书写民族风骨,绘就中国口腔智造新卷。

联影医疗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线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生命科学仪器,以及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科研-医学转化」全链条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去年6月引起口腔界轰动的港大完成全球首例AI驱动颌面重建手术,背后闪烁着联影医疗的身影。彼时由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苏宇雄教授和蒲静雅博士领导的手术团队,联合联影智能(United Imaging Intelligence Co., Ltd.,简称UII),利用uAI MERITS平台实现了全球首例由大型多模式医学模型驱动的口腔颌面重建手术。该技术通过大规模转换模型在术前进行精确分割,并在术中进行3D图像和视频注册、前瞻性投影和动态视觉跟踪,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准确性。此事件背后是UII系联影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2022年完成了C轮融资,金额超过2亿美元。UII还与多家医疗机构和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共享,推动 AI 医疗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可以深信的是未来更多的AI口腔医疗应用场景在次第出现,深刻改变行业。

诺一迈尔

诺一迈尔成立于2017年3月,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领衔的中德科学家团队联合创办,是一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再生型植入医疗器械的创新型企业。

公司先后引入德国弗莱堡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布局了实现牙周软组织增量、软骨组织再生等20项以上的植入医疗器械产品。 在口腔领域,目前已获批3项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在去年6月的北京国际口腔展上,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创新产品“明胶-聚己内酯分层牙龈修复膜”正式上市,为牙周软组织修复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这也是 首个国产口腔植入创新医疗器械上市。目前该产品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等使用。就在1月14日,作为国内再生医学材料龙头,诺一迈尔 宣布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

登特菲医疗

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DentaFilm)是口腔界闯出的一匹黑马。其以数字化影像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口腔智能设备及全产业链数字化云平台的研制。公司目前已完成多轮融资,引入多家上市公司和国有平台。

产品包含口腔医疗CBCT、手术显微镜、口腔CR、口内三维扫描仪、3D打印设备、牙周电子探针及口腔大数据管理云平台等,目前获得省二类证、国家三类证、欧盟CE和美国FDA等。自成立以来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市大数据企业以及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等多项荣誉,2020年入选(第一批)省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支持项目,2021年11月入选“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榜单。

03 产业语境新表达

6家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上榜品牌企业,是中国口腔产业版图上的重要研发与智造基地之一。它们为中国口腔行业带来新的视角,构建新的产业语境,以及为行业呈现新的表达模式。

《口腔观察》认为,这里面蕴涵了产业的丰富词汇,这包括区域特色口腔产业集群、全球口腔代理分销平台、国产替代、首创、资本、全球化、新质生产力、口腔数字影像、人工智能AI。

诸如以美亚光电为代表的安徽形成中国口腔影像产业集群;以国药控股、复星医药为代表的口腔产品分销及解决方案平台;口腔国产化替代迎来加速度;口腔领域高精尖技术突围,口腔首发经济崛起;多家上市公司代表了中国口腔资本市场的定力与影响;口腔再生医学打开中国口腔产业新天地;口腔人工智能AI 正在为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带来全新的模式。

(说明:本文榜单据G60创新研究中&医耘科技;相关公司素材来源于《口腔观察》根据各公司及关联企业官网梳理,一并致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