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人物 专访李刚教授:奋笔勤书,60余部学术著作托举中国口腔医学史新高度 

专访李刚教授:奋笔勤书,60余部学术著作托举中国口腔医学史新高度 

广告位

专家介绍:李刚

李刚:教授/博士,在口腔医学院、现代管理学院、政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受过多个专业教育,获医学学士、项目硕士、医学博士学位。 李刚教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

长期从事军事口腔医学、公共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医疗服务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共完成基金项目、委托项目、合作项目课题44项,主编和编著出版口腔医学专业图书61本,副主编和参编出版口腔医学专业图书50本,发表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868篇,发表参与作者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128篇。多篇论文被SCI、Medline、CA等国际权威检索收录。

现为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特聘高级专家,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副主委,陕西省保健学会社区口腔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刚博士创新开展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口腔医学史》《口腔医疗服务管理学》《口腔卫生政策与法规》《口腔卫生经济学》《口腔公共卫生学》《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军队口腔卫生勤务学》《口腔医学人文》和《军事口腔医学》等选修课教学。

文| 《口腔观察》丹贝

学者的儒雅、眼镜后边透露出深邃。

那些历史的苍茫与学术的浩瀚仿佛在此间定格。

望着自己主编或编著的60余部口腔医学专著捐赠占据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的大半个橱窗,李刚教授、这位享誉中国口腔医学界的著名口腔历史学家、口腔公共卫生专家、怎能忘怀那些日以继夜、奋笔勤书的“口腔医学史”春秋;那些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

《口腔观察》新媒体对话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总执笔李刚教授,让我们从他的数十载坚持不懈的学术研究生涯中感悟一位中国口腔医学者的忘我、奉献、坚守、创新、眼界、持恒、淡薄、力量的品格光芒,吸取养料,照亮我们每一位口腔人的追梦之路。

口腔医学史:

点燃口腔医学者的执业理想

《口腔观察》:李教授,您作为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史研究专家,此次2023首届中国口腔文化高峰论坛暨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开馆盛典上,为大家分享了《口腔医学史的研究与方法》,以自己的亲身研究经历切入,为研究者提供了一把打开口腔医学历史通路的钥匙。您的演讲令口腔医学从业者为之振奋、台下大多数人都读过您的著作、陪伴他们学业直至走上工作岗位,此次零距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请问口腔医学史对于中国口腔医学者以及对口腔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对我们行业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李刚:首先我要让大家认知的一个观点是口腔医学史是整个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大学也开设有口腔医学史课程,这是联系口腔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纽带,在对口腔医学生专业人文素质要求愈加提高的情况下,加强和重视口腔医学史课程教学,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李刚教授(左)与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创始人郑永良先生(右)

我认为深入研究口腔医学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努力重现历史上口腔医学思想、学术的各种命题与价值支撑,在我国口腔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执业理想和兴趣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而从世界口腔医学史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其能够培养执业兴趣、激发科学热情,从19世纪中叶以后,口腔医学史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牙医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我们既要全景式地审视人类口腔医学的发展历程,强调医学模式的演化规律,在关注口腔医学理论和口腔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对医学的影响,使大家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口腔医学发展的轨迹、理解口腔医学的本质和价值。

任何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口腔医生,都应该视野广阔,都应了解从上溯远古到下迄现代,所经历的人类与口腔疾病之战经历着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从古至今口腔医学史上所取得的伟大人物、辉煌成就和重大事件,我想这对于们所有口腔医学从业者来说点燃我们的口腔医学理想、并恒定的坚持,抱有感恩与激情。

光阴的故事:

跋涉口腔医学的万里山河

《口腔观察》:您的口腔医学史研究,应该在中国口腔医学界很早就崭露头角,谈谈您是怎样走上这条研究道路的?三十余载的学术生涯,有哪几个重要的节点?而每个时段的回眸,对于所有口腔医学人来说都是一种岁月的回甘,而精神的余沥,给后来者以养分,请李教授为我们分享分享您的历程。

李刚:涉猎和踏入这一片口腔医学史的沃土,这让我难以忘怀的那一段第四军医大学本科岁月。那是刚刚改革开放的1978年,那时的中国一切都欣欣然,我们怀揣抱负与理想。

青葱岁月,1989年参加中华医学会第9届医史分会年会

也就是在大学本科期间(1978—1983)我着手编著了《中国口腔医学文献索引(1936—1986)》(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年出版)和《中医口腔病症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年出版)。这期间,我阅读了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几乎全部口腔医学专业图书和期刊,做了上万张的笔记卡片。在这个过程中,对口腔医学史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口腔医学史的研究工作。编著出版的《中国口腔医学史(年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1991年获中华医学会全国首届医学史优秀图书评比优秀奖)。

参访埃及博物馆(左),迪拜博物馆(右)

《口腔观察》:据我了解,您也是首位中国口腔医学界在全国数十家媒体开设口腔医学史专栏的口腔医学专家、通过媒介的平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更广泛的渠道传播,这一举措可谓深刻地影响了口腔医学史的“从专业走向大众”的普及路径,并日益彰显口腔医学史的魅力和这门专业学科在学界的地位,为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请谈谈当时的情景?

李刚:1990年,我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始执教。那时,我就在口腔医学的大专、本科生、以及后来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就开始增加了4-6个课时的口腔医学史课程教学内容。1992年开始在《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7年在《先锋牙科》,2009年在《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时尚牙医》等期刊先后设立口腔医学史专栏,陆续发表了《中国口腔医学史的三个阶段》《20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十大事件》《中国古代对口腔医学的八大发明》《中国古代对口腔医学的四大发现》《中国牙科诊所发展的三次创业浪潮》《国外牙科设备工业的六大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我国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20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十大奠基人》《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的十大历史功绩》《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口腔卫生处五大历史功绩》《道教对于牙齿保健的观念》《佛教对于牙齿保健的观念》《基度教对于牙齿保健的观念》《伊斯兰教对于牙齿保健的观念》《古希腊牙科》《古埃及牙科》《古罗马牙科》《古阿拉伯牙科》《中国近代牙医学之父林则博士》《陈华教授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理念与实践》《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创始人毛燮均教授人物》等口腔医学史系列研究报告。这些文章应该说从专业层面还是大众层面来说,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也在中国口腔医学界形成了这样一个“口腔医学史”探讨的学术氛围。这也是非常欣慰的值得付出的过程,这也是作为一位口腔医学研究者之乐。

《口腔观察》:业界评价,您对口腔医学史的热爱延伸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您也是一位资深的“博物馆迷”,这从您作为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的总执笔,大家都已经领略和欣赏到了您对历史的如数家珍、对内涵的深入挖掘、对价值的新颖呈现、布局与行文,向观众展开了恢弘的历史画卷,那历史深处的惊鸿一瞥,给我们带来沉湎与憧憬!

李刚:这么多年的习惯,也许是形成了一种研究方法吧,触类旁通。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或者文化载体、有着巨大的价值。所以我每到一地就是先去参观当地博物馆,比如通过对博物馆中与牙科相关的展品实地考察后,再深入研究。这就让我得到了许多新的行业收获。

参访甘肃博物馆、

参访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这些经历和考证,我相继发表了《牙钻在牙科史上的变革和发展》《牙科手术椅在近代牙医史上的变革》《<史记>记载龋齿医案》《司徒博医生主编<齿科医学全书>考证》《明代薛已<口齿类要>考证》《厦门集美鳌园“博物观”浮雕照壁的牙科文化考》《我国古代牙签的历史》《参观中国首家牙刷博物馆记实》《我国赤峰兴隆洼文化发现经过钻孔的磨牙》《古代金属柄牙刷的发明和发展》《德国牙科博士冯海伯牙科诊所》《洛阳博物馆北魏泥塑人面像考》《蓝田猿人遗址下颌骨化石考》《南京市博物馆明代金制挂式牙签考》《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周大金面具考》《南京市博物馆明代金制挂式牙签考》《我国抗美授朝牙科勤务记实》《中共革命根据地的牙科服务》等口腔医学史考证报告。

这些报告的问世,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口腔医学专业人员对口腔医学史研究的兴趣和挖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秋季,第四军医大学正式将“口腔医学史”列为口腔医学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201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组织全国口腔医学专家编著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卷)》(邱蔚六主编)。

2008年秋季,第四军医大学正式将《口腔医学史》列为口腔医学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

令我欣慰的是,在我的多次提议下,我国第一次把世界古代牙科发展史、世界中世纪牙科、世界文艺复兴与牙科进步、世界近代牙医学发展史、世界现代牙科学与口腔医学发展史、中国古代口齿科发展史、中国近代牙医学发展史、 中国现代口腔医学发展史作为辞条编入《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卷) 》(王松灵主编)并出版。

历史的册页:

循着口腔医学的脉络发现未来

《口腔观察》:30余年来,您的学术研究成绩有目共睹,不仅开创性地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口腔医学史领域的空白,有一个统计,您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口腔医学史相关研究论文超过220余篇,您一生投入研究与教学也是成就斐然,在军事口腔医学、口腔公共卫生学、口腔医疗服务管理等领域都有精彩专著和教材,主编和编著的口腔医学专业图书超过60余部。这真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高度,这样的著书立说,您有什么体会?

李刚:哥德说过:“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法国传记作家莫洛亚也有一句名言:“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也要顺应时代,顺应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所以我也探索了将部分论文转化为“口腔医学史”选修课试用讲义。《口腔医学史》讲义设概论、中国古代口齿科、中国近代牙医学、中国现代口腔医学、世界古代牙科、世界近代牙医学、世界现代牙科学与口腔医学等七章内容。

在经过不同教学轨道的几轮使用后,我对讲义又进行了部分修改,调整。201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口腔医学史》教材。这本教材按照口腔医学发展的进程和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和世界历代医学工作者在口腔医学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几千年来人类在同口腔疾病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历代口腔医学主要发明、著名口腔医家的学术思想、口腔医学与文化的关系等。

《口腔观察》:令人称道的是,也是极为珍贵的是这本著作还收集了400余幅珍贵图片,可谓洛阳纸贵,在口腔医学界中被誉为范本,这本书有哪些新的突破?

李刚:这个方式,可能让这本书有了收藏性和更为直观性,这些图片力求展示先行者们所经历的足迹以及他们为后人留下的丰功伟绩。这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这本书从古代牙病一直到当代口腔医学最新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对波澜壮阔的口腔医学史作了一个全新的审视。感谢大家的厚爱!

口腔医学史的研究也要和其它历史的研究一样,承担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我希望唤醒历史,希望中国口腔医学史有一个更为高远和辽阔的未来。

结 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刚教授的笔触,掀起口腔文化的浩荡春风,沿秦岭山脉挥毫泼墨唤醒长安书卷上的春景。口腔医学史,那人类口腔文化的历史乡愁。我看见一位深刻而热烈的学者,站在千年的古城墙,沐浴着无数个王朝的雪花,去抚摸秦砖汉瓦的余温,那些春天放牧的文字,宛如十万只春天的马匹,沿着古丝绸之路飞奔,它们在新时代的健康中国“春光”里沸腾。

那是所有口腔医学者追寻的无比美丽梦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