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人物 吕效杰:一位口腔打油诗人的医学人文之路|牙医纪事 

吕效杰:一位口腔打油诗人的医学人文之路|牙医纪事 

广告位

吕效杰简介: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外科专家;

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与医疗行风建设分会副会长;

泰康拜博口腔微笑大学广东省校区校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医学分会巴林特联盟成员、口腔学组副组长;

深圳市教授协会副秘书长;

《行为口腔病学》副主编;

健康人文丛书《医患沟通篇》(人卫出版社)副主编;

擅长口腔保健宣教和医患沟通培训。

从1991年大学毕业至今,30余年的从医之路,写下的几百首口腔医学打油诗,也是我的医学人文思考之路、传播之路。看见“病”后面的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是一种长期的修行。从生物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的转变,让我们每一个医者都必须去理解、践行和构建新的医患关系。

—— 题记

文〡吕效杰

收获:一堂难忘的课

我1991年大学毕业,上学时学的是中医专业,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分到口腔科上班。认为医生学好技术就够了,于是毕业后的前15年的时间大部分用在学习专业技术上了。

2006年来到南方工作,担任一家综合医院口腔科主任。明显感觉到南方的人对服务的要求会高一点,就把自己在管理课程中学到的关于提升服务意识的观念慢慢灌输到临床工作当中,并身体力行,带头做到,于是科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很快提升。

在医学人文学术年会上

2009年3月有幸在华南口腔展会上,听了一堂《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课程,我才彻底认识到,人文和技术并不矛盾,而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激发了我讲这个课程的渴望,于是通过网上查找,电话联系,终于在2010年1月去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师资培训班》,课程是4天3夜,强度非常大。和以往的培训不同的是,这个课程是体验式课程,不仅仅是老师讲述,还添加了视频观看、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让大家收获很大。

真谛:看见“病”后面的人

学习回来后,我整个人看病的方式就完全改变了,不仅仅是看“病”,而学会了看“病”后面的“人”了,也就是会以患者为中心了。

一个人患了病以后,我们把医生通过客观检查能发现的异常情况称为疾病。把得病后的患者主观感觉和心理的困惑、担忧、恐惧称为疾患。病人得了病以后,会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也有很多担忧(能不能好?)、同时还很恐惧(会不会死?)。还有对治疗的期望,期望自己的病尽快好,不要留后遗症。还担心得的病对自己有没有影响?我们医生往往重视疾病而忽略疾患,而病人往往重视疾患。病人关注的我们不会关注,我们擅长的不是病人关注的,大家说能不出问题吗?

学术讲座

事实上,每个患者的担心常常不止一个,患者讲述他们的担心问题的顺序与这些问题的临床重要性之间没有关系,医生经常错误地假定患者提到的第一个主诉就是患者所带来的仅有的一个问题。医生往往会担心患者的问题很多,通常情况下,在患者说出了主诉后,平均在患者陈述19秒钟就会被医生打断,就急忙问现病史、既往史,从而开具检查单或者处方。而对于患者来说,他内心的担心和恐惧一般不会轻易和盘托出的,他得看医生是不是耐心、观察医生是否值得信任之后才决定是否说出自己的担心。假如放开让患者说他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2分30秒。所以医生一定要学会关注疾患(患者不愿意轻易说出的那个担心、恐惧),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我们现在的医疗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而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疗模式了。生物医学模式关注的是客观的疾病,而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关注的是主观的感受(疾患)。生物医学模式和疾病相对应,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和疾患相对应。用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的生物医学模式部分,用沟通技能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部分。

所以,不能单单用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疾病了,还要用沟通技能关注患者的疾患。和谐医患沟通模式要求医生在沟通技能和医疗技术两个方面都要达到专业的程度,用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的疾病,用沟通技能“话疗”患者的疾患,也就是发现患者的疾患,通过谈话的方式来消除患者的困惑、担忧和恐惧。

只有把沟通技能和医疗技术两个方面都做好了,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医疗技术和沟通技能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医务人员不仅要会用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会用沟通技能关注患者的“疾患”,只有这样,医患关系才会逐步走上和谐的轨道上来。

授业:打油诗人的行吟之路

于是我在工作当中一方面运用人文医学的执业技能,一方面寻找机会不断外出讲课,逐渐地在人文医学这个行业中也渐渐有了一点小小名声。

讲授医学人文课程

十多年来,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西、山东、贵州、广西、江苏、浙江、陕西、江西、湖南等地进行过人文医学培训,也多次通过语音分享、线上直播在许多平台上讲过人文课程。曾在暨南大学给口腔系的学生进行过三年的《口腔医患沟通技能》授课,反响很好。目前是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人文医学与医疗行风建设分会副会长。参加了《行为口腔病学》和健康人文丛书《医患沟通篇》(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本书的编写工作,均担任副主编。也把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写成了打油诗方便大家记忆和掌握。

附人文医学课程内容

(一)关注疾患——客户究竟在想什么?

(二)保护自我——避免冲突与纠纷

(三)赢得信任——医患沟通的核心

(四)耐心倾听——学会开放式提问

(五)清楚告知——如何解释病情

(六)医患协商——制定方案达共识

(七)团队协作——如何应对难缠患者

(八)关心自己——认识巴林特小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