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的患者和补交费用的患者
文| 陈亚明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口腔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专家库专家。)
1
临床上曾经发生过一例冠桥修复的故事,也让我难忘。
20多年前,碰到一位20多岁女患者。一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要求固定义齿修复(那时候,种植修复还没有普遍开展,个别牙缺失,首选还是固定义齿修复)。
经过详细检查,并拍X线片,确定固定桥修复方案后,开始了局麻下牙体预备和临时固定桥制作等常规操作。顺利完成牙体预备,正准备制取印模时,病人说话了:“医生,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目前不想做固定修复,等以后再说吧。”
奇怪,开始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变卦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患者呢? 我感到非常不解。对病人做解释,说明牙体预备已经完成,若不做修复,对做过牙体预备的牙齿不好,并且会给以后的修复带来困难云云。但患者态度坚决,根本不听医生的劝说,此时,病人的男朋友走进诊室,对我说:“主任,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今天就不做了,等以后,我们再考虑一下以后再说。”
此言一出,我更加感到奇怪:从始到终,并没有见到他们在候诊大厅或者见到男朋友到诊室里和她商量啊,难道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正在疑惑中,病人开口了:“好,就这样吧,您看看今天做到这一步该收多少费用,我们照交。”
怎么收费?医院的收费全部时按照省物价局规定的项目收费标准,在电脑上设定好各种收费项目,我们按照临床的治疗项目,找到相应的代码,点击即可,而固定义齿牙体预备这一项,在电脑收费条目规定上没有啊,牙体预备的费用没有单列,都是与冠桥的费用一起收的,我还没有做固定桥,这个费用真不好收,收了就是违规啊。最后,只收了局部麻醉费和一次性器械盘的费用。
患者和她的男朋友看上去好像非常高兴,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一旁的护士告诉我,他们在走到门口时,两人说有人电话催他们立即过去,他们要赶紧打车到一个什么诊所去,那里有医生约好正在等他们。
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患者在来医院之前就设计好了:仅让省口腔医院的医生给她做固定义齿修复的牙体预备。这样,医院按照规定不好收取费用,然后,再到另外一个熟悉诊所,找那里熟悉的医生去取模做固定桥,反正修复体都是由义齿加工制作公司做,只要牙体预备质量好,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费用嘛,反正是熟悉的医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此举可以少花钱,就可以做一个高质量的固定桥。“好聪明”的病人啊!无意当中上了一个当!
呵呵!我只能再次感叹江湖险恶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啊人!
长期以来,我所在的口腔医院,一般情况下,看病的流程都是先检查诊断,和患者沟通后,确定治疗方案,然后让病人到一楼大厅缴纳相关费用,然后再回到科室开始相关治疗,此举虽然避免了患者“逃费漏费”,但有几个缺点:
1、可能在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改变计划,收费也会随之改变,但病人已经按照前面所定的计划缴纳了费用,带来不便;
2、收费处在一楼大厅,而修复科在三楼,患者检查后缴费,会给患者多增加一次上下楼往返,医生还要等待患者缴纳费用后回来再开始治疗,患者辛苦,医生也浪费了时间,多有不便。
3、先交费,后治疗,给患者的感觉似乎不是很好。
这次的患者,实际上就是因为我是采用先治疗后收费的方式,钻了空子。
有人问我,为什么其他医生大多数都是先交费后治疗,而你却是治疗完成后才缴费?我回答说:“您看各地的快餐店,一般都是缴费后才能够享受快餐,而星级饭店,都是先消费,后结账,您喜欢哪一种模式呢?”
其实,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方便患者,患者治疗后,到一楼收费处去结账,缴费后,我的工作电脑立即可以显示费用已经缴清,如此,患者可以减少一次楼上楼下的往返,节省时间,也避免了治疗过程中万一计划有变,在费用上与开始设计的有出入,增加麻烦,同时,也体现了对患者的信任。
有人会质疑:你这样做,不会遇到患者逃费吗?回顾四十多年从医经历,我采用这样的收费模式,基本上是没有遇到过患者恶意逃费的问题(此次也不能算是逃费,是患者钻空子讨便宜。),我觉得,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尊重信任每一位患者,患者也会珍惜这份尊重和信任,不会出现逃费的情况。我在想,若患者逃费,一定有其原因,毕竟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即便偶尔发生,也不必介怀,没有什么了不起,放过吧,不然自己心里也不会很愉快,毕竟我们为患者付出了努力。
这次遇到了这个患者,也就几十年一遇。就当是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还有这样的患者存在吧,也让我再次认识到“人性之恶”
病人有时候不愿意缴纳费用,应该是有其他的原因。
2
写到这里,想起一件往事:某年,我为患者做了比较复杂的(冠桥)固定义齿修复,修复体戴入患者口中,交代注意事项后,患者根据我的研究生电脑操作开具的收费数额,前去收费处缴费,患者致谢离去。少时,电脑显示,患者已经缴纳费用。
我看完了几个患者后,在电脑屏幕上对上午完成的病例进行“复盘”。惊讶地发现,研究生不仔细,这位患者的诊疗费少收了两千元,我批评了研究生的粗心大意,随即致电患者,电话里问患者:“您的假牙戴用后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患者回答:“非常好,没有什么不适,感谢主任的悉心治疗,让我的缺牙得到了恢复!”
我接着说:“非常抱歉,有一件事可能要麻烦您,刚才助手粗心大意,在计算收费的时候,漏收了一笔费用,大约有两千元,麻烦您是不是能够辛苦一趟回来补交一下费用?”患者很爽快地回答:“没有问题,我打车刚到家,虽然打车需要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我正好上午没有其他事情,马上打车回来补交费用。”
放下电话,我内心非常感动,患者为了我们的一个错误,还要再次打车四十分钟到医院缴费,一个小时后,电脑显示,费用已经缴清,我再次致电,向患者表达了歉意和衷心感谢!
3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有位年轻医生为患者做了可摘局部义齿,患者戴走后,医生发现少收了600元费用。 于是,该医生致电患者,建议让其复诊,说是为他做一次复查调整,患者如约而至,检查并进行调改后,患者比较满意,医生说:“我再去给您的义齿做做一下抛光处理”。抛光回来后,医生手里拿着假牙,对患者说:“你上次戴牙时,有一笔费用还没有缴清,现在请您补交这笔费用,然后我再给您戴牙!”
患者闻言勃然大怒,指责医生哄骗他来此调整牙齿,实际上是要让他补交费用,而且将假牙收回,好像生怕他不缴费,若不缴费似乎就不会将做好的假牙给他,让他感到不被信任,并且“人格”受到了侮辱。
此事虽然经过医生的解释和道歉,最终患者也补交了费用,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在口腔临床如何很好地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信任并达到彼此尊重,是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始终要学习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