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文学作品 陈亚明: 海峡隔不断的情义 | 牙医纪事 

陈亚明: 海峡隔不断的情义 | 牙医纪事 

广告位

陈亚明

作者简介:陈亚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库专家、中华口腔医学会急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美学专委会常委等职。

文 | 陈亚明

十多年前,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来自台湾的老人,直至今天,仍然时常想起他。

这位老人来找我是为了装全口假牙,来的时候年龄为86岁。听老人讲,他共有弟兄三人,他排行第三,还有两位兄长都健在,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是270岁,老人年轻时候是台湾的空军飞行员,记得他的军衔是上校。此次来大陆是探望两位兄长,顺带着来医院做一副假牙。不知道怎么搞的,怎么看,眼前的老人都和我过去在电影里小说中惯常看到的国民党不一样,就是一个和善的老人、一位儒雅的学者、一位慈祥的长者。

(配图 |《口腔观察》丹贝 摄于台湾)

老人不愧是军人出身,身板硬朗,背不驼、手不抖,耳不聋,眼不花,讲话彬彬有礼,很有学者气质。老人的大哥是南京某大学的著名教授,已经90多岁,他这次来就暂时住在这位哥哥家。每次来都是骑着自行车,要知道这是一位86岁的老者。从他住的大学到我们医院虽然并不很远,但有几段上坡下坡的路,对一位老人而言,实属不易!

老人第一次来,我详细地检查后介绍了治疗程序和费用,老人惊叹大陆的治疗费用太低,超乎想象,给他取完印模后,老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信封给我,里面装着一叠钱。并很客气地对我说:“一点心意,也是台湾人的习惯风俗,请笑纳。”

我坚持不要,并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大陆的制度不一样,我们的医院有规定,职业操守也要求自己不能这样,我们不可以收病人的红包。” 老人半信半疑地走了。

几次复诊,我和老人已经比较熟悉,每次见面除了谈论牙齿的问题以外,也会谈论到台湾和大陆的制度等一些社会问题,看得出老人的性格非常开朗,对大陆也很有好感。

牙齿做好了,老人很满意,在离开大陆之前,老人特地在他的侄孙的陪同下来医院,年轻人手里提着从花店刚买来的一个大花篮。老人说:“这次非常高兴,交了你这样的朋友,希望我们做个忘年交。以后有机会一定到台湾来玩,一篮鲜花,不成敬意。务必收下。”

一位80多岁老人的一番话,感动了我,我收下了鲜花,将它放在科室里,并向老人表达了谢意,同时交代了假牙使用的注意事项,并祝他健康长寿,欢迎他有机会再来大陆!

每天忙于临床和教学工作,只觉得时间很快,一晃两年过去了。

一天,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找我,提到了老人的名字,我热切地询问老人的情况,得知老人回到台湾后一切安好,牙齿也用的很好,来人说老人还经常提到我给他做假牙的事情,托他向我问好,来人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样东西,说老人给了他任务,托他给我带来一样礼物,要我无论如何收下。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日本全自动机械日历手表。

算起来老人当时已是米寿之年,我仅仅是在两年前,尽自己所能,为他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份内之事,而他却一直记在心上。还要托人跨越海洋来表达谢意,很让我感动!

对于这样的老人,经历了那么多的人间风雨,金钱财物对于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我看见折射的是一位老人真诚的心!今生今世,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但是,我会永远记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老人!

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的善意,只好收下了这块手表,直到今天,仍然将它珍藏。这对我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激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