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文学作品 我国第一家牙科医院发源于这条街 | 口腔文史

我国第一家牙科医院发源于这条街 | 口腔文史

广告位

原文刊于公众号“成都方志”,获授权转载

成都人十分熟悉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后面就是四圣祠北街,与之相邻的还有四圣祠南街和四圣祠西街。四圣祠街的得名是由于过去在这里有一座四圣祠(旧址在今四圣祠北街的四川神学院),祠中祭祀孔子的四大弟子曾参、颜回、子路和子游。四圣祠这座祠堂在成都人心中并没有多少印象,但是这条街上却发生过若干让成都人难以忘记的故事。

(四圣祠街 2001年 王晓庄摄)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加拿大基督教循道宗卫斯理会的传教士赫斐秋等人来到成都,在玉沙街租房传教。第二年即在四圣祠北街设立布道所,1894年在布道所的基础上建成并开设了成都第一个礼拜堂((当时还是中式平房),发售与散发各种有关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书籍与单页印刷品,从此成为了成都地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早期中心,不仅医院建于这里,育婴堂、印刷厂也都设在这里。

1905年在本街20号正式营业的华英书局是成都市最早的一家使用铸铅排字的近代印刷厂,主要设备全部从加拿大运来。建国以后,在这家印刷厂的基础之上成立了成都印刷厂。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老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1920年由加拿大海外布道会集资第三次重建的福音堂(1933年改名为四圣祠礼拜堂,现名成都市基督教恩光堂),由加拿大牧师兼传教士苏继贤(加拿大首任驻华大使苏约翰之父)设计并监工,两楼一底,可容千人,具有德国古典巴伐利亚式建筑风格,以金堂淮口闾石用铁水浇铸为基。

(成都市基督教恩光堂外景 2004年黄晓帆摄)

基督教四川神学院至今仍然设在四圣祠北街。这里对成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仁济医院。在成都历史上开办最早的一所西医医院是仁济医院,由中华基督教会于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创办,地点就在当年的四圣祠北街12号。主持者为加拿大医生启尔德,医院初建时名为福音医院,实际上只是启尔德夫妇二人开的小诊所。

(启尔德)

1905年医院得到了成都官方1500两黄金的资助,修建了一座四层楼的医院大楼,这座大楼也是成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新式楼房(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拆除,在原址上修建了二医院的职工宿舍)。1907年大楼建成之后,仁济医院拥有病床120张,成为成都规模最大、医技力量与设备最强的医院,医生主要来自加拿大,拥有很多近代的医疗技术与设备。

我国第一个牙科是1907年由加拿大医生林则建立在这家医院(1912年发展为我国第一家牙科医院),X光机最早在成都的使用是1924年在这家医院,四川最早的癌切除术也是在这家医院。医院在1928年正式命名为仁济医院,1940年改名为四圣祠医院,1946年改名为成都慢性病医院,一批医护人员与设备合并到华西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建国以后,改建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几次扩建之后,医院规模大为扩大,正门也从四圣祠北街改在了庆云南街。

(中国现代口腔医学创始人 艾西里·渥华德·林则)

限于清代末期中国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男性与女性不允许有肢体接触,更不允许在私宅之外解衣露体,哪怕是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医院也不可能男女混杂,所以四圣祠医院早期的全名一直是叫仁济男医院,只能医治男病人,另外附设了一个妇孺医院来医治为数不多的妇幼病人。1896年教会又在惜字宫街开办了一所仁济女医院医治女病人。

1940年,仁济女医院毁于火灾,一时无法恢复,仁济医院才将妇孺医院并入,公开医治女病人,并改名为四圣祠医院,真正成为男女病人一同就医的医院。

(关注大众口腔文化微信公众号ID:dzkqwh,了解更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